轴承知识
KNOWLEDGE小棒生产线轧机轴承内圈损坏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9/4/19 10:58:56
某热轧小棒线粗轧机共3架,中轧机共4架,精轧机8架,中轧机使用的FC4462192轴承,润滑方式为油脂润滑。近期内圈频繁出现碎裂现象,严重影响了车间正常生产。
同一个内圈不同角度拍的图片,这是现场损坏的内圈中比较典型的一件,从损坏轴承表面可以清晰看到有一条纵向通裂纹,这种损坏现象是有三点原因造成的:
1)轧辊辊径超出标准公差太多,标准辊径尺寸公差是φ220p6(+0.079+0.05),轧辊径较大过盈公差不可以超过0.08mm,轴承内径公差在加工时都会保证在φ220(-0.02至-0.03)范围内,轴承内径公差有轧辊辊径较大公差之和是0.10mm,如果过盈量超过0.10mm,内圈在线使用会出现通裂现象。
2)轧辊辊径尺寸公差小于标准公差,当内圈装到辊径上没有足够的过盈量保证内圈和轧辊同心旋转,不能够同心旋转必定会使内圈与轧辊辊径产生蠕动,这同样是造成内圈通裂的一个重要原因。
3)轧辊辊径表面直线度达不到要求(轧辊辊径表面有凹凸不平现象存在),这种现象在旧轧辊(还没达到报废标准的轧辊)是普遍存在的。
内圈使用的轧辊,反映的是轧辊两侧辊径。现场了解该轧辊已使用多次,现场对该辊径检测数据如下;
检测数据:φ220(+0.04+0.05-0.05),+0.04是靠近辊身侧,+0.05是 辊径中间部位公差,-0.05是外侧公差。
检测数据:φ220(+0.02+0.03+0.05),+0.02是靠近辊身侧,+0.03是 辊径中间部位公差,+0.06是辊径外侧公差。
采用光隙法检测辊径表面直线度,辊径表面凹凸度目测在0.10mm之多。
结合轧辊辊径检测数据和凹凸度综合分析,内圈出现通裂现象的原因可以确定为过盈太小和辊径表面凹凸造成的。对现场其他轧辊径检测,相似工况轧辊在现场还有很多。
鉴于上述工况,建议如下;
1) 新购轧辊在入库前要建立抽检制度,不合格轧辊杜绝在入库,轧辊尺寸公差按国标
φ220p6(+0.079+0.05)执行。
2)每次下机换新内套的轧辊要用外径千分尺检测径过盈公差,过盈公差达不到要求要及时更换新轧辊或修补轧辊。
3)使用过的轧辊径还要重点检测辊径表面直线度,采用光隙法即可。
4)修复后的轧辊辊径要重点检测尺寸公差和直线度。
5)为保证过盈量达到要求,轴承内径尺寸公差要控制在φ220( 0至-0.030)。